一、什麼是 Google Cloud Storage?
Google Cloud Storage(GCS)是 Google Cloud 提供的物件儲存服務,具備高度可用、耐久與可擴展的特性,適用於儲存網站圖片、影片內容、備份資料,或是大型資料分析的原始素材。
GCS 支援多種儲存等級(如 Standard、Nearline、Coldline、Archive),可依據資料存取頻率彈性選擇,並與 BigQuery、AI 平台、Kubernetes 等服務深度整合,是企業進行雲端儲存與資料處理的關鍵基礎服務之一。
📌 若想了解更多關於 GCS 儲存類型的內容,可以參考官方資料: Cloud Storage 的類型,
二、Google Cloud Storage 的計費項目 (以下皆為美金計價)
Google Cloud Storage(GCS) 的主要計費項目,包括儲存空間費用、營運費用(如請求與資料擷取),以及資料傳輸費用,但這邊僅列出 GCS 的主要計費項目,實際使用時可能還有其他額外收費(如生命周期管理、版本控制等),建議前往 Google 官方定價頁面 查閱完整資訊與最新價格。
1. 儲存空間費用(依類型與區域計價)
以台灣 (asia-east1) 為例,詳細的靜態資料儲存費用如下:
儲存類型 | 約略價格(每 GB/月) | 建議用途 |
---|---|---|
Standard | $0.020 | 經常存取,如網站圖片等 |
Nearline | $0.010 | 偶爾存取,如每月備份 |
Coldline | $0.005 | 每季以下頻率使用 |
Archive | $0.0015 | 長期歸檔、資料保存需求 |
📌 注意:價格因地區(如台灣、東京、香港)不同略有差異,多區域(multi-region)價格更高。
2. 營運費用 (請求與資料擷取費)
在 Cloud Storage 中執行「作業」時,會產生作業費用。「作業」是指對 Cloud Storage 中的值區與物件等資源進行變更,或擷取其相關資訊的動作。
項目類型 | Standard | Nearline | Coldline | Archive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擷取費(每 GB) | $0.00 | $0.01 | $0.02 | $0.05 |
Class A 請求(每千次請求) | $0.005 | $0.10 | $0.02 | $0.50 |
Class B 請求(每千次請求) | $0.0004 | $0.001 | $0.01 | $0.05 |
擷取費:指從儲存中讀出資料的動作。請求費:API 呼叫,如 PUT、GET 等操作。
3. 資料傳輸費
- 傳入 GCS 的資料免費。
- 傳出資料至 Internet 時,詳細費用如下
傳輸量區間 | 價格(每 GB) |
---|---|
0 – 1 TB | $0.12 |
1 – 10 TB | $0.11 |
10 TB 以上 | $0.08 |
- 同區域內的 GCP 服務(如 VM ↔ Storage)通常免費傳輸。
三、GCS 成本試算範例
假設你每月儲存 1TB 圖片,並產生:
- 100 萬次 GET 請求(Class B)
- 110 GB 傳出至 Internet
項目 | 數量 | 單價 | 預估費用 |
---|---|---|---|
儲存(Standard) | 1,000 GB | $0.020/GB | $20.00 |
GET 請求 | 1,000,000 次 | $0.004/千次 | $4.00 |
傳輸費 | 110 GB | $0.12/GB × 110GB | $13.20 |
總計 | $37.20/月 |
四、節省成本的技巧
- 選擇正確儲存類型
- GCS 提供四種主要儲存類型,價格從高到低依序為 Standard、Nearline、Coldline、Archive。
- 根據資料的存取頻率與保留需求,合理分配資料至不同層級,有效節省儲存費用。
- 建議搭配 Object Lifecycle Policy,讓系統依條件自動將資料轉存為較便宜的類型,降低長期成本。
- 合併或壓縮小檔案
- GCS 的請求費是依操作次數計費,若存有大量小檔案會產生高額 PUT/GET 成本。
- 可考慮將小檔案打包為較大的壓縮檔(如 .tar.gz),或進行資料分批寫入,降低請求次數。
- 此策略也能改善資料讀取效率,提升整體效能。
- 使用 Cloud CDN 配合快取靜態資料
- 對於頻繁被讀取的靜態資源(如圖片、影片、JS/CSS 檔案),可搭配 Google Cloud CDN 使用。
- 將內容快取在邊緣節點後,能減少 GCS 對外傳輸流量,進一步節省 Egress 成本。
- 同時也能大幅提升載入速度與用戶體驗。
- 將服務部署在相同區域
- 跨區傳輸會產生額外費用,同區域內的 VM 與 Storage 通常可免費互傳資料。
- 建議將 Compute Engine、Cloud Functions 等運算服務與 Storage 放在相同地區,以避免不必要的網路支出。
- 若部署於台灣(asia-east1)區域,還能享有更低延遲與在地合規優勢。
- 計算資源與 Storage 放在同一地區,可免除跨區傳輸成本。
五、台灣用戶注意:已設資料中心,仍需關注稅務與帳單地區
Google Cloud 已於 2022 年在台灣設立 asia-east1 區域,提供本地部署支援。
📌 但若直接透過 Google 帳號付款,仍屬境外交易,會面臨:
- 5% 境外稅(VAT)
- 匯率波動風險
✅ 若改由台灣 Google Cloud 代理商 採購:
- 可開立本地發票,合法節省20%境外稅
- 部分服務享有優惠折扣
- 提供中文技術支援與帳單健檢服務
結語:看懂 Google Cloud Storage 收費邏輯,省下不是小錢!
GCS 價格看似簡單,其實隱藏多層成本。從儲存類型到資料傳輸、請求費,都是控管預算的關鍵。
👉 如果你也想知道目前的帳單是不是「超標」,歡迎聯絡我們,免費幫你試算與優化。